环境科技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研究报告

  • 接种物对模拟田间厌氧发酵系统甲烷生产和秸秆降解的作用

    秦凯;陈芳清;张行;黄永文;刘杨赟;

    模拟田间厌氧发酵产生物甲烷的条件,探讨不同接种物对水稻秸秆田间厌氧发酵产生物甲烷的作用。结果表明:接种物种类会显著影响厌氧发酵产气进程、累积产气量、原料总固体(TS)产气率以及秸秆降解。各处理产甲烷峰值出现的时间及大小在不同处理间均有差异,以添加沼液影响最显著,产甲烷峰值较对照提高了192.75%,停滞期缩短了10 d;添加沼液处理的累积产气量和TS产气率最高;添加沼液对秸秆降解的效果最好,总降解率、纤维素降解率和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达到了54.71%,42.20%和42.70%。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接种物能够显著影响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效率和秸秆降解,以沼液的试验效果最好。

    2020年04期 v.33;No.174 1-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深圳市卫生厂恶臭气体的指纹谱研究

    蒋惠敏;姚影;张彦敏;何月;余粮;方建锋;麦家宝;李笑梅;

    利用嗅觉测定法、冷阱富集-GC/MS结合其他分析方法对卫生厂主处理车间和排气筒的臭气浓度和恶臭化合物的种类及其排放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卫生厂生产过程中共检测到99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β-蒎烯、乙醇、正己烷、四氯化碳、2,3-二甲基戊烷、氨气与臭气浓度显著相关(p <0.05),结合各恶臭物质的嗅阈值和物质检出频次,卫生厂重点控制和监管的物质是硫化氢、乙酸丁酯、β-蒎烯、乙醇、氨气。

    2020年04期 v.33;No.174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南宁市黑臭水体心圩江底泥污染特征变化研究

    徐荣乐;张立宏;赵侣璇;刘凯;黄业翔;

    以南宁黑臭水体心圩江底泥为研究对象,对治理前后底泥中有机质、总氮、总磷、氮形态及磷形态进行含量测定,并分别采用有机指数和污染指数对底泥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过治理,底泥中有机质含量和总氮含量显著下降,平均降幅分别为到73.1%和68.4%;总磷质量分数有所降低,其均值由治理前的1 958.8 mg/kg降低为1574.6 mg/kg。底泥污染物评价结果表明,治理后底泥中有机质主要由中-重度污染转变为清洁-轻度污染,有机氮由重度污染转为中-重度污染;底泥磷污染指数平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重度污染状况。底泥氮磷形态分析表明,底泥中氮释放对水体影响较小,但底泥中磷释放对水体的影响不容忽视。

    2020年04期 v.33;No.174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污泥基生物炭吸附二级出水中氮、磷效能研究

    邓延慧;崔敏华;陈昊;金秋;刘和;

    将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制成生物炭用于污水深度处理是解决剩余污泥困局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双赢举措。试验通过比较2种不同污泥基生物炭(I和II)对二级出水中的氮、磷吸附效果,优选出生物炭I,当投加质量为6 g,吸附时间为36 h时,污水中的总氮、总磷和COD质量浓度分别能降低到5,0.3和20 mg/L以下。采用HCl+FeCl_3方式改性生物炭I取得较好效果,当投加质量为8 g时,对硝酸氮、氨氮及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8.3%±1.9%,22.4%±1.3%和57.8%±1.6%,相比于未改性的生物炭I分别提高了3.9%,12%和42.4%。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污泥基生物炭是一种有效、廉价的吸附材料,可用于二级出水的深度净化。

    2020年04期 v.33;No.174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8K]
    [下载次数:7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复合光催化剂Bi5O7I/Ag3PO4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高云霞;张瑶佳;张朋飞;

    采用水热法制备Bi_5O_7I、共沉淀法制备Ag_3PO_4及复合光催化剂Bi_5O_7I/Ag_3PO_4,采用XRD,FT-IR,SEM,UV-vis DRS的方法对所制备的复合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不同配比、反应温度、初始pH值对光催化降解的影响,通过自由基捕获了解光催化降解机理,检测降解过程中TOC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配比为25%、反应温度为35℃、初始pH值为9时复合光催化剂催化降解效果最佳,罗丹明B降解为无色需要50 min,空穴在催化降解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催化过程中TOC去除率达到50%左右。

    2020年04期 v.33;No.174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抗生素对活性污泥系统运行效果及代谢产物的影响——以氧氟沙星为例

    叶超;陈毅刚;

    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大量富含抗生素的生活、工业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对污水生物处理单元构成了威胁,影响着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氧氟沙星(OFL)是一类常见广谱抗生素,其种类多、使用量大且难以被生物代谢,频频在污水处理厂中被检出。以OFL为例研究了抗生素对活性污泥系统运行效果及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OFL的投加导致系统的COD去除率及脱氮除磷性能下降,并且会导致活性污泥系统出现污泥膨胀现象;OFL的投加会刺激活性污泥微生物分泌更多的胞外聚合物(EPS),尤其是蛋白质(PN),以此来抵御OFL的毒害作用;OFL的投加抑制了胞内聚合物(PHA)及糖原的合成,并且抑制作用随着OF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2020年04期 v.33;No.174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污染防治

  • 表面流人工湿地改善城市河道水质的工程试验

    梅菁;姚成雷;樊绿叶;龚金龙;李馨;

    为了探究表面流人工湿地改善河道水质的效果,在人工湿地建成后对湿地及河道进行9个月的水质监测,分析了湿地的长期处理效果和导致水质波动的环境因素。结果显示:TP、氨氮、COD相应去除率达到45.6%,60.4%,23.7%,治理后河道由轻度黑臭达到V类水标准。出水总磷受温度影响不大,夏季气温较高时,湿地出水COD和氨氮浓度较低;降雨对河道水质影响显著,24 h降雨量小于25 mm的降雨会大幅提高河水污染物浓度,50 mm以上大雨对河水水质影响不明显。该工程试验表明表面流人工湿地可以有效降低河道中污染物浓度,消除黑臭水体,恢复河流生态系统。

    2020年04期 v.33;No.174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高温裂解法预处理高浓VOCs的工程实践

    张以飞;毕良东;曹伟;

    针对国内某医药企业真空泵房产生的600 m~3/h高浓度VOCs,其主要含有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丙酮和甲醇(质量浓度高达几万mg/m~3)。采用高温裂解工艺对其进行预处理,实践数据分析可知高温裂解工艺对二氯甲烷处理效率最优(效率≥97%),甚至可达到99%以上;其对丙酮和甲醇的处理效率≥94%;其对三氯甲烷的处理效率较差,约90%左右。通过工程实践可知高温裂解工艺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治理效果,保证尾气达标排放;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催化燃烧、活性炭吸脱附等工艺,可以直接降低一次性投资以及后续的运行费用。

    2020年04期 v.33;No.174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臭氧氧化+UASB+SBR+深度脱碳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邓海涛;陆冬云;陈福坤;

    采用"臭氧氧化+UASB+SBR+深度脱碳"工艺处理含乙酰类化合物的制药废水,结果表明,添加NaOH中和预处理,调节p H值至8.0~9.5,可使Zn~(2+)质量浓度由12 000~18 000 mg/L下降至8 mg/L以下;臭氧氧化化学合成制药废水,臭氧最佳投加质量浓度为60 mg/L;UASB+SBR生化反应,进水COD_(Cr)质量浓度为8 000±232 mg/L,NH_4~+-N质量浓度为70±10 mg/L,COD_(Cr)和NH_4~+-N去除率分别为95%,91%以上,处理效果稳定;深度脱碳"混凝沉淀+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BAC)"组合工艺,混凝沉淀去除悬浮状的COD_(Cr),可降低臭氧氧化投加量,臭氧最佳投加质量浓度为15 mg/L,臭氧氧化后再配合BAC使用,无需曝气和更换活性炭。组合工艺COD_(Cr),NH_4~+-N,SS去除率分别为98%,98%和94%以上,出水优于GB 21905—2008《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标准,处理费用仅为每t 1.8元,为制药企业废水处理的工艺选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020年04期 v.33;No.174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8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应用实例

    陈贵生;杨仁凯;张华;张双;

    为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确保出水水质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结合该厂实际进出水情况及存在问题,在充分利用现状处理设施的基础上,采用"缺氧池+滤布滤池"工艺对该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并介绍了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和运行控制参数。改造后实际运行数据表明,出水TN,TP,SS浓度得到了有效降低,均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该工艺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对类似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具有一定指导借鉴意义。

    2020年04期 v.33;No.174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环境监测与大数据分析

  • 混合酸消解变化对土壤和沉积物中痕量锑分析影响

    周资凯;鲍益帆;叶昌林;

    基于各3种采集于环境中、国家标准物质的土壤和沉积物,以当前环境监测行业常用的3种消解方法,探讨15种混合酸系统条件在消解条件变化中对复杂样本锑元素测定的影响。确定了土壤和沉积物最佳消解方法为水浴法,消解液的组合为逆王水体系(V(盐酸):V(硝酸):V(过氧化氢)=1:3:2),消解时间仅为0.5 h,锑的质量浓度在0.1~10.0μg/L范围内具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0.008 mg/kg,检测下限0.024 mg/kg,准确度回收率98.8%~101%,精密度(RSD)1.65%~2.68%。该优化消解法已应用于环境中农业、建筑用土和管道淤泥沉积物的样品类型前处理,利用同一优化条件即可快速对应土壤和沉积物性质样品,单次可批量处理72~84个样本,同一消解管即可完成操作,避免多步骤转移所致测定误差,解决高通量样品痕量锑测定需求,提供环境污染监测和检测行业一参考依据。

    2020年04期 v.33;No.174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镇江市PM10浓度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赵海荣;刘杨;

    通过建立PM_(10)浓度影响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2009~2018年镇江市PM_(10)浓度与各指标因子、指标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PM_(10)浓度呈高度关联的指标因子按关联度由高到低排列为日照时数、城市化水平、第二产业占地区总产值比重、年降水日、第三产业占地区总产值比重、电力、工业废气排放量、能源合计、原煤、民用运输驳船和民用车辆总数,其他指标因子与PM_(10)浓度呈中度关联;6个指标层与PM_(10)浓度的综合灰色关联度顺序为气象条件>能源消耗>经济发展因素>城市交通>污染物排放情况>城市建设。影响镇江市PM_(10)浓度的主要因素各年度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年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突出的问题。

    2020年04期 v.33;No.174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江宁区景观水质现状及污染来源解析

    王一卓;刘新;

    江宁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但这大多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从景观水体的角度,选取江宁区最具典型性的牛首山和百家湖为案例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城市景观水质标准对典型水体进行样品采集分析,测定色、嗅、漂浮物、BOD_5、氨氮、总磷、p H值等水质指标。针对各类景观水体的水质特点并综合周围的环境特点,解析污染来源,并提出经济、合理的景观水处理措施。

    2020年04期 v.33;No.174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2020年春节期间徐州市区污染物来源解析及管控建议

    李辉;饶永才;花小春;

    春节期间空气质量转差是各地区面临的普遍问题,如何在春节期间更有效的开展合理管控措施,目前仍需加强。针对徐州重点企业及其他内源污染物排放情况,采用气象条件、激光雷达、颗粒物组分分析等手段查找污染物来源。经分析结果显示徐州地区大气污染污染主要受本地生成及外来输入共同影响显著,重点企业管控不力,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及生物质燃烧等因素仍是造成徐州地区空气质量较差的重要因素。最后针对问题找到合理有效的管控措施及建议,进一步保障春节期间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020年04期 v.33;No.174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综述与专论

  • 农村生活污水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

    赵以国;张靖雨;汪邦稳;龙昶宇;张卫;张世杰;赵黎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水环境恶化和水生态功能退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对于探索因地制宜、应用高效、经济可行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需求更加迫切。通过归纳总结不同典型处理工艺及不同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的特点、生态处理措施中的典型挺水、沉水植物及不同类型植物组合的净化效果及优化选择等多个角度,系统阐述了农村生活污水生态综合治理措施的主要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各项工艺及植被选择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提出了区域污水处理技术优化筛选的科学参考与选择依据。对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思路借鉴,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对促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0年04期 v.33;No.174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6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环境科技》征稿启事

    <正>办刊宗旨:《环境科技》以服务于环境污染防治实践为目的,重点报道环境科学研究成果、实用技术、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及环境管理新思路、新方法等。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污染防治、清洁生产、评价与规划、专论与综述、环境管理、环境论坛等。征稿范围:

    2020年04期 v.33;No.17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环境科技》征订启事

    <正>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32-1786/X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4829《环境科技》于1988年创刊,是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环境科学技术类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2020年04期 v.33;No.17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公塔前风光好》

    楚高潮;

    <正>~~

    2020年04期 v.33;No.174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