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技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研究报告

  • 白洋淀水产养殖区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及防治对策

    胡晓波;陈新永;田在锋;肖国华;边蔚;

    为了研究白洋淀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评价白洋淀养殖水体所处的营养状态,进而为白洋淀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在此以2009年夏季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修正的卡森指数法(TSIM)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分别对不同的养殖区域水体进行分析和讨论。其中修正卡森指数的评价结果为TSIM=67.62,已符合富营养化的标准;TLI=58.59,符合轻度富营养化标准,但部分养殖水体已经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

    2010年S1期 v.23;No.11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曝气生物滤池中有机底物的降解模型分析

    徐哲明;童国璋;张磊;

    通过对有机底物降解动力学的分析和建模,得出有机物降解模型为:Se=So×e-0.0079H/q0.1447。该数学降解模型表达了曝气生物滤池出水与进水水质和填料厚度等参数的关系。并以此可预测反应器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结果。推导得出的动力学模型预测出水溶解性COD浓度值与实测值能够较好的吻合。基本反映出生物滤池的实际运行状况,说明所建立的底物降解动力学模型能在一定误差范围之内对出水有机物浓度进行近似估计。

    2010年S1期 v.23;No.110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沈抚灌渠污水构筑湿地修复模拟实验研究

    姜晓峰;柏杨巍;来永斌;贝新宇;

    为确定沈抚灌渠下游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响应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首先对现场场地条件进行调查,现场采样分析,并进行湿地构筑物模拟试验研究,考查了湿地构形、基质与水力停留时间对COD,NH4+-N,TP去除效果的影响。模拟实验表明:表面流和垂直流构筑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COD,NH4+-N,TP,采用构筑湿地作为核心技术修复沈抚灌渠污水是可行的。

    2010年S1期 v.23;No.110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滆湖入湖污染物控制对策研究

    吴云波;郑建平;

    滆湖是苏南地区第二大湖泊,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呈现出明显的氮磷污染特征,成为影响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此通过对区域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对滆湖入湖污染物的控制有一定的意义。

    2010年S1期 v.23;No.110 12-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柠檬酸三钠等对三聚氰胺诱导的草酸钙晶体的影响

    葛昆岗;朱军;

    在二维凝胶圆盘体系中,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的柠檬酸三钠、酒石酸钾钠等对含有三聚氰胺诱导的草酸钙晶体形成的影响,同时利用带数码相机的生物学显微镜和XRD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体系中有2×10-5mol/L的三聚氰胺存在时,晶体主要以不规则多边形和圆形形式存在,而在柠檬酸三钠、酒石酸钾钠等的浓度条件为0.01mol/L和0.1mol/L时,大大降低尿结石中主要成分COM的比例,在加上述物质的凝胶体系中的晶体除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未出现待测组分外,其余都出现了待测组分,COM,COD的晶型。加入柠檬酸三钠、酒石酸钾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时,待测组分和COM的所占下降很多,主要以COD和COT晶型存在。另外,这些未知组分的出现,对我们研究其促进尿结石的形成有很大的启示。

    2010年S1期 v.23;No.110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城市道路低噪声路面改造的降噪效果研究

    余世清;吴灵鹞;

    选择杭州市建国路和庆春路进行一般沥青路面和疏水性低噪声沥青路面降噪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采用疏水性低噪声路面在晴天气象条件的降噪效果Leq可达3.8~9.3dB,雨天气象条件的降噪效果Leq可达7.2~8.7dB,疏水性低噪声沥青路面降噪效果明显,并且在城市道路中控制适当的车速有利于减轻交通噪声。

    2010年S1期 v.23;No.110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污染防治

  • CASS工艺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徐步;熊集兵;丁双根;

    通过采样分析以及考察CASS工艺在徐州某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情况,结果发现,进水CODCr、BOD5、氨氮、TP和总大肠菌群,质量浓度分别为200~300,120~260,7~15,2.6~3.5mg/L和大于24000个/L,对应地,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23~65,11~65,0.1~2.8,1.2~1.6mg/L和小于1000个/L,去除率分别为77.38%~90.37%,41.73%~54.54%,73.57%~92.78%,66.36%~90.91%和97.08%~99.83%。检测的各项指标除TP外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针对TP超标问题,并且从CASS工艺除磷的原理及各影响因素方面分析了其超标原因,可能是由于回流污泥中携带的硝酸盐抑制了磷的有效释放。建议利用反硝化除磷原理,将厌氧区设计成1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以达到更好的除磷效果,以便为CASS工艺在提出更高的水质要求条件下,依旧能够发挥其作用。

    2010年S1期 v.23;No.110 23-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小型医院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徐宇峰;尹晓峰;金玉涛;翟子云;

    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斜管沉淀池+ClO2消毒工艺处理医院综合污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进水质量浓度CODCr为300mg/L,BOD5为150mg/L,TP为3.9mg/L、回流比100%、HRT为4.5h的条件下,工程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010年S1期 v.23;No.110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水解+滴滤床工艺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胡兵;戴庆武;张晶;马三剑;

    贵州省遵义市龙坑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30000m3/d,采用水解+滴滤床污水处理工艺,现已建成投产,建设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出水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2010年S1期 v.23;No.110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MBR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研究

    李占臣;唐超;吕树芳;

    对膜生物反应器(MBR)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特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出水CODCr质量浓度为30~50mg/L,去除率高达84%,NH3-N质量浓度为0.3~2.0mg/L,去除率高达98%,满足中水回用的要求;TP质量浓度为0.3~2mg/L,去除率仅为33%。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去除效果的比较表明:MBR处理微污染水时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8h。

    2010年S1期 v.23;No.110 31-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MBR技术在废水处理回用中的应用

    李根锋;吴楠;

    介绍了MBR技术的特点、MBR工艺结合形成的几种不同集成工艺以及MBR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重点介绍了MBR在工业生产废水处理与回用中的应用。

    2010年S1期 v.23;No.110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超滤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段学华;何立红;

    简要介绍了超滤的工作原理、超滤膜的类型及超滤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超滤技术在工业和生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超滤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10年S1期 v.23;No.110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等离子体技术在危险废物处理中的运用

    黄革;杨华雷;雷金林;宋海军;

    文章介绍了等离子产生的方法和原理,通过实例说明等离子高温反应器和氧化反应器处理危险废物及废气的工艺过程以及关键设备的构造,论述了等离子技术特点。

    2010年S1期 v.23;No.110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胺对聚合氯化铝的助凝作用

    陶孝平;刘伟京;涂勇;张敏健;刘广兵;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为主要原料合成聚胺,利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分析,并以其作为聚合氯化铝的助凝剂来处理黄浦江源水,考察了聚合氯化铝在聚胺的助凝作用下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结果表明:助凝效果明显,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都得到明显增加。

    2010年S1期 v.23;No.110 43-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环境评价与规划

  •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小城镇地下水饮水安全评价

    刘生宝;李晋杰;孙国才;周明;漆耀庭;陈瑞;李俊峰;

    供水水量指标和饮水水质指标是城镇地下水饮水安全评价中最为重要的2个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着重从该两项指标对典型小城镇石河子市的地下水饮水现状进行安全评价,以挖掘小城镇供水中的不安全因素,为提高小城镇供水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依据。

    2010年S1期 v.23;No.110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环境检测数据整理评价的优化模式

    程鑫;

    国内对于环境检测数据整理评价的模式越来越重视,但大部分整理评价工作在实际运行中却过于简单。在此根据多年实际经验,对水质监测数据整理评价的目的、类型和人员、步骤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2010年S1期 v.23;No.110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宿舍甲醛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王玉磊;刘斌;许柱;

    针对高校宿舍空间及人均面积占有量较小的特点,导致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尤其是新装修的宿舍,由装修所带来的污染不可忽视。本文以装修所带来的典型污染物甲醛为测评对象,分别测定了男女生宿舍室内甲醛含量在一天内的变化,利用SPSS软件分析得出甲醛浓度的变化规律,且女生宿舍甲醛浓度大约是男生宿舍的1.3倍,并对此给出了合理解释。利用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得出室内甲醛污染带来的致癌风险,最后提出了4项科学具体的预防措施,旨在提高人们对高校宿舍装修带来的污染的重视。

    2010年S1期 v.23;No.110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吉安市2006年生态足迹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刘贵民;

    通过使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吉安市2006年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定量研究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006年吉安市人均生态赤字高达1.26hm2,显示目前吉安市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最后分析产生生态赤字的原因,并提出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2010年S1期 v.23;No.110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环境监测

  •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耗氧量的研究

    侯宇丹;屈亚涛;邹志勇;

    使用DRB200数字式消解器、DR/2400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不同的消解时间对测定值的影响,用COD标准溶液对实际样品的测定进行校核试验,其精密度、准确度和加标回收效果理想。

    2010年S1期 v.23;No.110 58-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州市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管理体系

    魏超;

    介绍徐州市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管理体系现状及主要配备的仪器情况,分析阐述了管理制度应从岗位责任、值班、仪器建档等9方面建立,在质量控制上应从采取管理人员培训上岗、系统日常维护和核准及检修等4方面的措施,以便使其管理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

    2010年S1期 v.23;No.110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六氯丁二烯

    任衍燕;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六氯丁二烯,当水样体积为500mL时,最低检测浓度为0.001μg/L。该方法水样前处理简单、溶剂用量小、回收率高、灵敏度和精密度好,适合生活饮用水中低浓度六氯丁二烯的测定。

    2010年S1期 v.23;No.110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六价铬不确定度评定

    谭红艳;张国栋;

    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定值的分散性,并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水质六价铬(Cr6+)主要方法之一,根据其分析过程的操作步骤确定了其影响因素。在此评定了该方法测定水质中Cr6+的不确定度,依照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把不确定度分解为取样体积引入的、重复性实验测定引入的、铬标准使用液配制过程中引入的、工作曲线引入的、分析仪器引入的各不确定度,对影响测量结果的各个分量进行了分析评定和计算,最终给出结果报告和评定结果分析,提出校准实验和多次重复性测量是影响样品分析误差的重要因素。

    2010年S1期 v.23;No.110 65-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铅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张晓薇;李娇;

    实验选用从人民公园采集的种植土和玉米种子进行盆栽实验,待玉米长成后进行收割、自然风干、对其不同部位进行分割,并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来测定不同质量分数铅(Pb)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b质量分数在0~500mg/kg的范围内,玉米的发芽率、生物量和其长势都是随着Pb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增大;但当Pb的质量分数大于500mg/kg时,玉米的发芽率、生物量及长势都是随着Pb的质量分数的升高而降低的;玉米根系的含铅Pb远远大于茎部,是茎部的4~20倍。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土壤中质量分数低的Pb污染会对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到达一个峰值后随着Pb的质量分数升高而对植物的生长起阻碍作用;植物根系对Pb的吸附量远远大于茎部。

    2010年S1期 v.23;No.110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石化污水处理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状况研究

    孙晓犁;

    采用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石化污水处理场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状况进行了测定。检测出的挥发性有机物中以烷烃和芳香烃为主,总浓度随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逐级降低。芳香烃的质量分数为33.23%~84.73%。

    2010年S1期 v.23;No.110 72-7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特征污染因子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初探

    戴玄吏;李春玉;章霖之;

    近年来,特征污染因子自动监测系统快速发展,能对局部特殊污染情况进行连续的真实反映,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就该系统建设选址、监测因子、质量控制和日常管理进行浅析。同时,对该系统存在不足进行说明。

    2010年S1期 v.23;No.110 74-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中应注意的问题

    陈蕾;张益民;王兰;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规范要求和工作经验,提出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关于验收依据、工况要求、适用标准、批复落实情况检查等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

    2010年S1期 v.23;No.110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环境管理

  • 利用样表提升建设项目环境审批窗口办公效率初探

    胡新燕;颜锡春;

    本文通过对行政审批环保窗口现状分析及利用样本提升江苏省宿迁市环保审批窗口办公效率的研究,详细说明了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样表投入窗口办公的必要性、功能性和样表使用方法。

    2010年S1期 v.23;No.110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也谈工商注册登记的环评审批前置

    陆天静;

    针对环保、工商部门执法者对环评审批是否应作为工商注册登记的前置条件的不同认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如何正确处理环保审批与工商登记的衔接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0年S1期 v.23;No.110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

    莫艾青;

    阐述了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包含的内容,并简要叙述了该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该制度如何实施及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着重谈了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对防范信贷风险、保护环境、循环经济发展及公众参与环保决策的重要意义。

    2010年S1期 v.23;No.110 86-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环境综述

  • 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的研究进展

    丁强;王振兴;

    近年来我国富营养化水体爆发水华和赤潮的水质恶化事件频频发生,众所周知,污水中的氮和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为了避免造成对水体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并考虑到水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国家把污水排放氮、磷一级指标做了进一步的提高。国内现有的脱氮除磷工艺很少能使出水中的氮和磷同时达到理想的去除效果,为了出水水质能达标,通常引入深度处理工序,使工艺复杂化并增加了成本,此外,二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本身还存在着基建费用大、能耗高、剩余污泥排放量大等缺陷。对此,需要深入污水二级生物处理段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进行全程的优化。基于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综述了国内外二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比了各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优化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

    2010年S1期 v.23;No.110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张双楼煤矿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

    李华福;程谦真;王谊平;唐甜甜;

    针对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现状,以徐州张双楼煤矿矿井水的水质特征为例,提出了矿井水资源化的最佳方案、最佳处理方法以及最佳工艺流程,实现了矿井水的合理利用。其研究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值得参考和借鉴。

    2010年S1期 v.23;No.110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李光;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体中聚集在水和其他微粒表面,从而导致水体恶化,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成为水质监测必不可少的一项监测指标。在此综述了国内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监测的分析方法,并重点论述了应用较为广泛的滴定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色谱法等,并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10年S1期 v.23;No.110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9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Cu污染土壤化学修复的研究和展望

    姜晓刚;银洲;

    Cu是大众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重金属之一,它在土壤中的量很高时也会给生态、人体带来伤害。同时土壤Cu污染的修复方法很多,现对其化学修复原理作一个探讨。

    2010年S1期 v.23;No.110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煤矸石危害及其综合利用

    许超;康鑫;

    煤矸石是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物,是我国目前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介绍了煤矸石的组成及其对环境的危害,并着重分析了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途径。

    2010年S1期 v.23;No.110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油气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吴剑;邹敏;

    阐述了当前油气回收的重要意义,说明了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及膜分离法等油气回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论述了油气回收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为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为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0年S1期 v.23;No.110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7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工业废物在混凝土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

    方静;

    混凝土生产会使用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带来环境污染。为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对粉煤灰、高炉矿渣、建筑废物等几种工业废物在混凝土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是混凝土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2010年S1期 v.23;No.110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净化机理及应用现状

    孙荪;

    人工湿地因其具有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经济发展的多重功效,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人工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复合的净化系统的净化机理进行介绍,并列举了人工湿地在各类污废水领域中的运用。

    2010年S1期 v.23;No.110 112-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环境专论

  • 徐州市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

    曹杨;杨乐;

    通过对徐州市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的调查,简要分析了徐州市农村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状况、污染成因,并提出现阶段农村水污染的治理建议和发展方向。

    2010年S1期 v.23;No.110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做好邳州市环境信访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薛耿;吕晗;

    概括了邳州近三年环境信访的基本情况,并对其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做好邳州环境信访工作的措施和几点建议。

    2010年S1期 v.23;No.110 119-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汪区地表水环境现状分析

    徐玉梅;王明;

    论述了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状况,区内主要河流的基本情况、蓄水能力,现在的污染状况,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对河流的影响,4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达标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了建议,对今后的水环境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0年S1期 v.23;No.110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泰州生态市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刘娟;

    泰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基础较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一定的基础,近几年,生态市的创建也被提上议事日程,针对泰州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可达性分析,指出了泰州所面临的困难与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010年S1期 v.23;No.110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室内空气污染不容忽视

    杨柳;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室内装修的面积也在大幅度增加。因此,农村室内空气污染就越来越不容忽视,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使农村室内空气污染得到改善。

    2010年S1期 v.23;No.110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